“瓮”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 wèng(第四声)。它指的是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,通常用于盛放液体(如水、酒)或腌制食物。以下是关于“瓮”的常见用法和相关知识:
1. 基本含义
- 容器:如“酒瓮”“水瓮”“菜瓮”(用于腌菜)。
- 比喻用法:形容封闭或困顿的环境,如“瓮中之鳖”(比喻被困住、无法逃脱的人或物)。
2. 文化典故
- 成语“请君入瓮”:
出自《资治通鉴》,比喻用某人对付别人的方法来对付他自己。例如:
“他设计害人,最后反被请君入瓮。”
3. 常见问题
- “瓮”和“缸”的区别?
瓮口较小、腹部圆大;缸则口大且深,容量更大。 - 瓮的用途?
古代常用于储水、酿酒、腌菜;现代多作为工艺品或文化符号。
如果你具体想问“瓮怎么……”(如制作、打开、使用等),可以补充问题,我会为你详细解答!